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□刘恒菊
我喜欢逛旧书摊。
一个星期日,我在旧书摊前转悠时,发现有个书贩子面前摊放了多本字帖。我就产生买一本字帖回去练练的念头。自从师范学校毕业后,我已经多年不练字了,自觉退步严重。在一次期末检查备课笔记之后,教导处李主任见到我笑着说:“刘老师,你的备课内容很精彩,可是字还不够好哈!”一句话说到我的痛处,我当场脸红。
既然打算练字,就要选一本合适的字帖。我以前在师范练过欧阳询的字,那就还练欧体字吧。在旧书摊一个角落里,我看见一个老者端坐在一个小板凳上,他的面前摆了几本书,有一本是《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》。我打开一看,里面是端庄清楚的欧体字,可是毕竟是临本,而且我当时也不知道黄自元是谁,所以就怅然地放手了。
我把所有的旧书摊都看遍,也没能找到拓印清楚的欧阳询的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。无奈之下,我又转到那老者面前,再次翻开那本黄自元临写的字帖。那本字帖是1980年版的,是本老字帖了,但品相很好,虽是书页泛黄,但保存很好,无丝毫破损之处。那老者见我持书在手犹豫不决,就说:“你到哪里买字迹这么清楚的字帖。”就是这句话击中了我,我不再犹豫了,立马买下了那本字帖。
回到家中,我在手机上百度一下黄自元,当时就怔住了。我真是知识浅陋,原来黄自元也是书法名家。我想,不要说什么临欧阳询的字,就是把黄自元的字临到手也是了不得的事情。
于是,我就每天坚持练写那本《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》。寒来暑往,不觉几年过去了。那本老字帖竟然被我翻烂了,书页也脱落了。但我仍然看得很珍贵,每日不辍翻看练习。渐渐地,我的字面目一新,有脱胎换骨的感觉。一次,我们学校举办老师硬笔书法大赛,在高手如云之中,我的字竟然获得了二等奖,这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。
我的外甥结婚,我去上礼账,用毛笔记录当日大家出的情钱。一些亲人当场就夸我的字写得漂亮。一个内行的老先生说:“刘老师这字,没有几年练字的功夫是达不到的。”诚然,没有几年与那本老字帖的厮守磨练,就不可能有我字的转变。
那天回到家中,到书房准备练字,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那本陪伴我多年的老字帖了。妻子不以为然地说:“你那老字帖都成破烂了,还用啥?我把它和废纸一起卖了。”听她一说,我当时心疼不已,一个劲地埋怨她。妻子说:“有什么大不了的,再买一本新的就是。”事已至此,也无办法。
我打开淘宝,几天后,新的《黄自元临九成宫醴泉铭》到手了。所幸和那本老字帖非常相像,聊以慰藉我对那本老字帖的思念之心。
X 关闭
X 关闭